|
|
全友全面启动“鱼水文化”工程
|
|
全友家私在董事长张友全先生、总裁熊小华女士的倡导和直接领导下,提出并确立了“鱼水文化”的核心理念。这是基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友家私的企业愿景和使命,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为内核而提出的新型企业文化理念。它将指导企业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社会、与顾客、与合作伙伴、与内部员工及股东的关系,必将有力的推动企业和谐、稳健、可持续地发展。 全友“鱼水文化”核心理念及释义。 2006年1月,在公司年度表彰暨元旦晚会上,张董事长和熊总裁提出了统一企业价值观“鱼水之情,今生同在”的“鱼水文化”核心理念;在全友2006年2月“挑战颠峰,赢定2006”营销峰会上,熊总裁又对“鱼水文化”核心理念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公司“鱼水文化”核心理念释义如下: 一、“鱼水文化”诠释 鱼水之情·今生同在 对于全友的事业,客户是水,全友是鱼; 对于全友内部流程,主流程是水,支持服务流程是鱼; 对于全友企业,全友是水,员工是鱼; 鱼儿如果离开了水,就无法呼吸、无法生存;水如果没有鱼,就失去了生气和活力。 全友“鱼水文化”的宗旨是实现水域更宽、更富活力与生机、鱼儿更强的共存共荣。 二、全友的使命 创立中国家具第一品牌,缔造国际家具优秀企业 三、全友的经营理念 真诚美好、追求无限、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四、全友精神 勇争第一 永不放弃 五、企业信条 诚为做人之本、信为立业之根 六、全友的社会价值观 成就温馨美好的家居梦想 作为家具制造企业,全友把“创立中国家具第一品牌,缔造国际家具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成就温馨美好的家居梦想” 作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企业为谁而存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员工在这里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全友人希望通过自己优质的产品和全心全意的服务,为人们创造温馨生活每一天。关爱大熊猫,关爱大自然,成就温馨美好的家居生活梦想,为所有人们提供方便与关怀,并保证绿色全友,温馨世界。要研发和生产出更多好品质的家具,使人们感受家庭的温馨美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们的家庭美满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观高于一切,是全友一切经营活动的最高纲领,它有力的把我们的员工聚集在一起,激励着大家前进、驱动着企业发展。 七、全友的企业价值观 客户获利、员工满意、企业发展 1、客户获利: 市场是企业实现利润的终端。市场是靠产品和服务来开拓的,企业的价值和效益在于拥有客户,在所有的利益中,客户的利益是最高利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让客户获得超出期望的利益,是我们的责任。 “谁贴近客户,谁就是赢家”。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比竞争者更好地满足其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创造一流的高品质的客户满意度。 2、员工满意: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是公司基业长青的基础,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即是为员工提供发展与成长的机会,帮助员工获得工作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员工成长企业才能成长,“是龙刻龙、是凤雕凤”是全友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实现个人的价值,既达到自己事业的成功,又共同成就了公司的目标。公司十分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培训体系是多元化的。公司为员工提供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舞台、为员工创造广阔的事业空间,让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回报。让员工满意,员工将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之中,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3、企业发展: 不断创造更好的回报是我们实现企业使命的重要基础,要保持股东资产的绝对值不断保值、增值,全友要做长寿企业,要做中国家具业的领头羊。我们不为一时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期发展,而要为股东创造长远的价值。回报丰厚而长远的利益让股东满意,使企业有着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来发展我们的事业,同时要做合法的企业公民,积极处理好与政府、工商、税务、行业协会、政策主管部门,社区,合作方,银行等各方面的关系。 八、全友人的价值观 主张四种行为、追求四种状态 从整体来讲,全友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承担着客户和投资者寄予的厚望;从个体来讲,全友的每一位员工,都肩负着各自的职责,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要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首先要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 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全友人主张四种行为:换位思考、为我工作、主动沟通、全力以赴。全友人追求四种工作状态:拼搏每一天的工作状态(永远充满激情)、战胜每一天的工作状态(面对困难永不放弃)、健康每一天的工作状态(追求开放、思维开拓、吐故纳新)、快乐每一天的工作状态(自信自强、说不如做、学以致用)。“四种行为、四种状态”是全友人的价值观,也是行为准则,它告诉员工“我们应该怎么做?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公司鼓励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以企业的成功带动个人成功,当对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凝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共同追求时,企业的蓬勃生机与战斗力就形成了。 九、全友的产品价值观 注重品质与创新 产品是企业的心脏,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体现文化内涵。通过产品,社会、客户可以看到我们企业文化。全友的产品价值观是:注重品质与创新。董事长张友全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他带头示范,身体力行,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管理风格等将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渗透到每位员工心中、渗透到企业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每一个全友员工,深刻理解:质量、安全、环保、健康的原则。全友人认为只有建立高度的质量意识,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创建出来的品牌,才能立足市场,赢得信誉。并且,建立了质量反馈机制,在各地办事处设立质量信息员,开通了全国一站式温馨服务热线,对全友的销售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把出现的问题反馈于工厂,予以改进,尽可能使客户满意。 十、对“鱼水文化”的理解 (一)对“鱼水文化”的总体理解 “鱼水文化”是由“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鱼水情”四个主要内容组成,是我们文化体系中涉及到组织关系范畴的一种文化倡导,它体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部门与部门间的关系),是保证公司从规范化管理向人性化管理,从制度化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一种文化倡导,但它并不是全友文化体系的全部,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全友文化的再丰富和完善。 (二)对“鱼水文化”各组成部分的理解 1、对“同呼吸”的理解 (1)“同呼吸”是相对、相互的,没有绝对的柏拉图式的同呼吸 人人都向往同呼吸,但绝对的同呼吸只是理想中的东西,在现实社会中是做不到的。多数人自己骨子里对与他人同呼吸的意识就比较淡薄,但又都梦想着别人对他能是一种没有任何等级观念的柏拉图式的同呼吸,从现实中也不难看到社会上的富人与穷人,家中的长辈与晚辈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同呼吸。全友处在这样一个社会状态中,我们希望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更符合现代文明的人与人相互理解、尊重、兼容的,有助于员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呼吸文化。 (2)“同呼吸”应该是一种人格上的同呼吸 同呼吸并不等于表面态度的谦和,只有从内心去尊重对方,真心表达自我,大家站在一个同等人格的角度去交流,这才是一种同呼吸的感受。 (3)“同呼吸”的基础是“尊重” 发自内心的尊重应是同呼吸的基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权利。只有做到了彼此在人格上、感受上、权利上的相互尊重,很多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交往与合作的方法就不会是一种推诿甚至交易的做法,而是发自内心的去做。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有了尊重,同呼吸的建立就会有保障,很多问题就会得到妥善的处理。 2、对“共命运”的理解 (1)“共命运”程度是衡量一个企业文化管理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共命运”程度高低既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企业文化管理程度的标志。企业内如果彼此之间总把别人往坏处想,这个企业是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的,猜忌、不合作甚至拆台的现象就会随处可见。只有增强了共命运,大家才可能更好的尊重、同呼吸、沟通和协作。 (2)“共命运”是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今,一个企业的成本相当一部分在于沟通协调成本和决策成本上,共命运程度直接决定这部分成本的高低。在现实中,要使别人与自己共命运需要在工作中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做到,有时即使你不断沟通,也难以使别人与自己共命运,大家都感觉到很累、很苦。一般说,一个相互共命运度高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很低。 (3)进一步了解、理解是提升更加深度的共命运的必然保障,让别人与你共命运你首先你要有信誉。 全友人在全友的环境中对于建立起的每一点共命运都要珍惜,要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和理解。 要想取信于人,待人态度要谦和、尊重,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真实能力,要有信誉,说到要做到,让人通过你的说话、做事能直接或间接感受到你是值得信赖的。 全友是一个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公司,对全友人的要求比别的公司更高:全友人之间要建立彼此的共命运,要有信誉,要能说到做到。 共命运应包含四个方面:公司与客户、员工间的共命运、部门与部门间的共命运、上级与下级间的共命运、同事与同事间的共命运。共命运如何建立,不要总是等待别人与你共命运后再去行动,要先改变自己,从我做起。 3、对“心连心”的理解 (1)心连心是什么 心连心的含义在于:你能够看到对方缺点的同时,又能够看到对方的优点。既不要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也不要拿着望远镜看别人的优点。讲心连心就是我们要能够感觉到自己确实是为了对方好,才去先肯定对方的努力与成绩,先尊重对方的劳动。 (2)心连心要养成一种意识 心连心是一种意识,而不是技巧,“心连心”是只有发自内心才能做到,只有在潜移默化中才能感受到的一种效果。单纯地说我要心连心,大家要心连心,而不是从意识里做到,很难达到真正的心连心。 (3)心连心的前提和基础 心连心的前提就是在于你自己,你只有自己主动去尊重、去体谅别人或别的部门,才能产生心连心。 要做到心连心,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能在沟通中做到了解别人的长处,了解对方的能力,认可对方的能力。 (4)心连心需要包容和谦虚 心连心是要能包容别人与你不同的个性、习惯以及观点、做法等,而不是很排斥的去看待别人,总把别人往坏处去想。做到了心连心,才会多一些学习和谅解。 心连心之中要有谦虚的一面,即使别人做的没有你好,也要能看到别人相比他自己做的好的方面,长处的方面。 4、对“鱼水情”的理解 (1)“鱼水情”是什么 “鱼水情”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对来自他人关怀的感受,是一种对来自他人超越功利关系的关怀的感受。 当有了这种“你能为我的欢乐而欢乐,为我的痛苦而痛苦”,“虽然与你不直接相关,但你还是能伸手帮我一把”,“这个事居然他还记得”,“这事居然他这么重视去帮我来解决”等等感受时,你就会有鱼水情的感觉,你就能感到特别的亲切。 (2)“鱼水情”重在关心 重在每个干部都能让下属感觉你是发自内心去关心他的发展,重在每个员工都能让对方感到你是在真心的为他好,是真心诚意地在帮助他。 (3)“鱼水情”重在小事、重在过程 做到鱼水情,不在于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看平时的小事、小的方面能否体现得出来,过程中能否体现得出来。 (4)全友的“鱼水情”是去掉家庭“鱼水情”中自私、狭隘、不理智成分,增加开放与互动的成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家庭内部充满了血浓于水般的鱼水情,但同时存在着保守、落伍、封闭、陈旧仍至惰性的心理,家庭“鱼水情”有时非常自私、缺乏自律和文明。 我们全友提倡的“鱼水情”,就希望能够达到中国家庭内部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而丢掉不好的狭隘、利己自私、保守封闭的部分,融合现代文明开放式、社会化的鱼水情,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真情互动,营造出大家都感觉舒适的环境和氛围,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全友成为中国社会文明的排头兵。 (三)“鱼水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同呼吸与共命运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鱼水情”的“鱼水文化”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同呼吸(人格和心理上的同呼吸),才能产生相互的共命运,有了同呼吸、共命运,才会达到心连心境界,有了这些,鱼水情才成为可能,由此看来,“同呼吸、共命运”应该是“鱼水文化”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没有同呼吸、共命运,一切都谈不上。当然,要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基础来自于尊重。当每个干部和员工都能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上,站在一个同呼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彼此共命运的角度去沟通时,“鱼水文化”才能一步一步做到位,也才能落在实处。
|
|
|
|
|
|
|
|
|
|
套房系列
|
|
沙发系列
|
|
软床系列
|
|
餐桌系列
|
|
套房系列
|
|
沙发系列
|
|
软床系列
|
|
餐桌系列
|
|
|
|
|
|
|
|